IRR-03.png

相信一般人都能很輕易地列出方案一報酬率的計算方式,但是對於方案二,卻無法很直觀地表達該如何計算。乍看之下,兩項很相似的投資方案,究竟有何不同呢?先讓我們來看看以下這張圖:

IRR-04.png

 

為了方便比較,我們先把方案一的30萬分成六等分,就像是買了六張5萬元相同年期的躉繳型儲蓄險;另一方面我們也把方案二分成六等分,就像是買了六張5萬元不同年期的躉繳型儲蓄險。

 

從圖中可以看得出來,雖然兩種方案的總繳保費相同,但是由於投資的時間不相同,也使得資金停留在這個兩個方案裡面的時間不同。

方案一:每一筆5萬元停留在帳戶的時間皆為6

方案二:每一筆5 萬元停留在帳戶的時間不同,平均停留的時間為(6+5+4+3+2+1)/6=3.5

IRR-06.png

 

到這裡,我們就能用這個很簡單的數學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雖然兩個方案的總投入金額同樣都是30萬元,最後也都能領回32萬元,但是實際上方案二只用了3.5年的時間,而方案一卻花了6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相同的報酬。

 

有了這些觀念後,在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內部報酬率?

 

當我們在計算一段時間內的報酬率,首先會考量期初及期末的帳面價值。但是在實務上,這段期間內通常還會有其他資金流進及流出,若是將每一塊錢進出帳戶的時間點以及實際存在於帳上的時間納入考量後,所得到的報酬率,我們稱之為內部報酬率,這也代表了一個投資方案的真正報酬率。

 

下一篇:內部報酬率(工具篇)

 

arrow
arrow

    TI儲蓄險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